湖南农业大学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阶段性总结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

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 实践教学基地』   『加入时间』:2017/03/24 03:01:00 『访问量』:  相关新闻

湖南农业大学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阶段性总结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批准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通知》(教高厅函[2012]17号),在首批建设的100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中,湖南农业大学有衡阳油菜、岳阳水稻、长沙生猪、长沙茶叶等4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获批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  明确了指导思想

坚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批准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指导,围绕“培养具有引领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宗旨充分发挥湖南农业大学和相关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各自的优势,积极探索高等农业教育与现代农业产业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科研、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协同创新、功能拓展的新途径、新模式,整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加强基地设施设备建设,改善基地条件,充实和改革实习内容,努力将基地办成创新人才培养的示范区、实践教学改革的引领区、家庭农场制度的探索区、农技推广的辐射源、产业发展的至高点、职业农民培养的探索先驱、素质教育的科普基地,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  成立了组织管理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自批准建设后,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管理领导小组和四个基地建设工作小组,为基地的科学管理和长效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基地管理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教务处处长、分管实践教学副处长、四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负责学院院长、学校在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科学家以及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处处长担任主任、分管实践教学副处长担任副主任。主要负责制定基地的发展规划、各项管理制度、年度工作计划等。

四个基地建设工作小组的组长分别由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负责人担任,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学校和综合试验站的产业技术体系内专家、技术员共同组成。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主要工作包括人才培养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日常运行管理等。

三、  确定了建设内容和任务

1)基础条件建设。科学利用综合试验站现有的公房条件,进行合理改扩建,建设基地教学和培训的教室,各基地建成每次可同时接纳30-50名学生的食宿条件。同时,充分共享综合试验站实验室、试验场所、仪器设备,针对教学科研添置必要的设备设施,积极完善科研条件,为基地学生和培训学员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保障。

2)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由产业体系衡阳试验站专家、技术人员和湖南农业大学教师组成的指导教师队伍,并制定指导教师聘任制度、培训制度、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3)基地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开发与建设。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开发和建设相应的实践教学项目。主要包括:本科层次合作人才培养实践项目、硕士研究生合作人才培养实践项目、博士研究生合作人才培养实践项目、各类培训班等。

4)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湖南农业大学与综合试验站联合申报国家、省级科研项目,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在基地进行湖南农业大学科研成果示范与推广应用;以基地为依托,以湖南农业大学人才、智力和技术力量为核心,形成技术服务团队,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企业,进行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指导。

四、  取得了一定建设成果

1)合作人才培养。自基地建设以来,学校聘请了四个综合试验站的20余位研究人员为我校兼职研究生导师,50余位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为本科毕业论文兼职指导老师。两年来,共联合培养博士10人和硕士30人;承担了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烟草、茶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近10个本科专业约1200余人次的毕业实习、教学实习和专业实习任务;邀请综合试验站的专家为学校师生举办专题讲座20余次。同时,学校组织专家为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约10次。

2)合作科学研究。学校与综合试验站优势互补,资源高度共享、紧密联系、科学协作,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共同承担了“茶树中茶氨酸水解酶分离纯化及其基因克隆研究”、“茶树中EGCG-O-甲基转移酶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茶氨酸生物合成的基因转录调控研究”、“茶树芳香物质代谢重要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及其功能研究”、“现代黄茶系列产品多元化开发与质量标准化”、“瘦肉型良种猪的选育研究”、“生猪生产工艺与环境控制基本参数研究与应用”、“全自动母猪饲喂系统研究” 高油酸油菜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绿色保优油菜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高油酸油菜品种提纯繁殖”、稻-稻-油三熟制和“稻-油两熟制”等近20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3)合作社会服务。两年来,面向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职业农民、农技推广人员、农村基层干部等不同群体,开办专业培训班8期;同时,组织博士科技服务团深入农村和农业一线开展科技下乡6次。

五、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运行经费严重短缺。自2012年开始,湖南农业大学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正式启动建设,但基地建设任务重,经费需求缺口大,导致建设进程滞后。目前,基地主要利用综合试验站的建筑设施、场所和仪器设备开展人科教合作人才培养,经费开支主要依托综合试验站和湖南农业大学的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仅2014年给每个基地拨款10万元,远远不能满足基地建设和运行需求。

2)法人财产权的体制障碍。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是由多个单位(组织)合作的项目制机构,既非独立法人,又非独立组织机构,而是一种临时机构。这种临时机构定性形成了基地建设的法人财产权障碍。就湖南农业大学衡阳油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实践而言,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衡阳综合试验站的经费管理权在湖南农业大学,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是隶属衡阳市的独立科研机构,基地建设中的最大障碍是地面建筑和构筑物的建设问题,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投资能力有限,湖南农业大学若投资建设不动产,应属于湖南农业大学的法人财产,但土地所有权则属于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这种特殊状况不利于基地运行及其后的财产管理。

3教育部、农业部应加大对省属院校的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支持力度,进行经费投入,以确保基地顺利建设和运转。同时,教育部、农业部应提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并尽快制定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验收标准。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