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放式课堂培训第一讲在湖南农业大学开讲

时间: 2020/10/27   作者:   点击: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对教育工作,特别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指导精神,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水平,湖南省2020年继续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放式课堂培训,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放式课堂培训由我校承办。

 20201023日下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放式课堂培训第一课在学海厅开讲,来自全省33所高校近170多位教师和学生同上一堂课。本次课堂培训由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向科副教授主讲,主题为《“天使”还是“魔鬼”——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有功论”辨析》。

         

  课堂一开始,一首荡气回肠的《万里长城永不倒》MV很快将听课的师生带入了鸦片战争后那段屈辱的历史。接下来,陈向科老师从“侵略有功论”的言论、真相和实质三个方面,结合科研成果,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典型的案例,层层剖析了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动机、目的和后果,有力地驳斥了帝国主义侵略有功论,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历史事件,提升了学生对“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的认识。

         

课堂结束后,省教指委的点评专家肖宗志教授主持了课程点评。学生代表一致认为陈向科老师用一个个小故事串起来的课堂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严谨而丰富的语言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大学课堂的味道。教师代表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老师们纷纷表示,这堂课以小问题为切入点,内容丰实、逻辑清晰、论证严谨,是一堂设计好、论证好、有思想、有趣味的思政课,深受启发,并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混合式教学进行进一步探讨。肖志宗教授最后强调,对好课堂的追求永无止境,希望每一位思政课教师能从每一次开放式课堂培训中找到教学改革的灵感和突破点,不断改进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开放式课堂培训是我省高校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以“原生课堂+现场点评”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模式,与传统教师培训模式相比,开放式课堂培训模式呈现出原生态、开放性、研讨式和(学生)主体性等特点,是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重要抓手,卓有成效地提升了湖南省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