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一品” | 商学院 “三道融合”培养乡村CEO人才
“三道融合”培养乡村CEO人才
一、总体情况
(一)学院发展的历史脉络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成立于2006年,学科专业发展源于1982年设立的企业管理教研室和会计统计教研室,1987年开始招收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专科,1994年招收贸易经济本科专业,1995年招收会计学本科专业,1998年招收工商管理本科专业,2000年招收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和企业管理学术型研究生,2010年获批工商管理硕士(MBA),2012年招收产业生态与管理学术型博士与硕士研究生,2016年招收工商管理学学术型研究生,2017年获批会计硕士(MPACC),2019年电子商务专业并入商学院,2024年获批国际商务硕士(MIB),现在已发展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见图1)。
图1 商学院发展的历史脉络
(二)学院基本情况
学院现有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国际商务硕士(MIB)、农业硕士(农业管理领域)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设有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5个本科专业,其中会计学和市场营销2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2门国家一流课程和9门湖南省一流课程,开设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创新实验班和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业余班。设立湖南省涉农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公共文化生态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茶业经济研究中心和马拉维共和国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4个平台。
学院现有教职工112人,其中高级职称57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52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最美辅导员”1人,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1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1人、芙蓉学者讲座教授1人、“芙蓉计划”3人;省级教学能手8人、学科带头人1人、青年骨干教师5人;湖南省高校先进党务工作者1人、党务工作示范岗2人。在籍学生3000余人,其中研究生400余人、本科生2600余人。
图2 商学院学科专业体系
(三)建设背景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学院坚持农商特色办学理念,围绕“农道、学道、商道”三大核心理念,通过政校企三界协同的“农道”模式、本硕博三级递进的“学道”模式、产学研三维融合的“商道”模式,构建了一个立体化、多角度的“知农爱农”新型商科人才培养模式(见图3)。学院加强与学校优势学科开展产学研融合,组建辣椒、茶叶、畜牧、粮油四个院士天团产业科研和社会服务团队,构建“农+商”“工+商”等交叉学科体系,建立跨学科平台协同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培养农商特色人才。为此,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商学院积极对接“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两大国家发展战略,将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围绕“农商特色、学研产结合”人才培养主线,建设一批乡村实践基地,探索在大学生中选拔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实践锻炼成长为农村集体经济经营者、农村产业发展规划者、乡村共同富裕的带头人,即乡村发展职业经理人(简称乡村CEO)。
图3 “三道融合”的乡村CEO人才培养模式
二、目标与思路
(一)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从教育教学、职业发展和项目实践三个层面构建(图4)。一是教育教学目标,通过产教融合实践实现“五个一批”目标,即建立一批实践基地、打造一批双师型教师、建设一批实训课程、开发一批实践案例、培育一批新商科人才;二是职业能力目标,根据乡村CEO的职业规划,培养三项能力体系,包括产业策划与规划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家庭农场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村级财务管理、经营策划、招商引资、运营管理、电子商务、品牌与市场营销、资本运营)和组织领导能力(沟通协调、团队建设与领导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是项目实践目标,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达到“2321”目标,即培养期限累计至少2个月,培养核心能力3项,考核依据至少2种,发放乡村CEO合格证。
图4 建设目标体系
(二)建设路径
聚焦优势学科专业和农商特色,依托涉农企业和实践基地,采用“高校+政府+企业+基地+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需求导向,根据乡村产业振兴的人才需求,充分调研涉农企业的产业特点和人才技能要求,不断完善农商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机制。二是培养方式,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和涉农企业,建立一批乡村CEO实践基地,聘请校外指导老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采用项目制、师徒制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周期陪伴式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补充、知识与产业相融合的农商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三是选拔方式,采取“自愿报名+招募选拔”方式,从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国际经济与贸易5个专业本科生以及研究生中每年选派30个大学生深入实践基地开展认知实习与岗位实习。四是考核和保障,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以撰写实习总结、项目策划方案或案例分析报告等形式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发放乡村CEO合格证书;学生实习期间由基地负责提供免费食宿,实践活动可作为实践课程学分认定和学生综合测评等重要依据;校内指导教师根据工作量计算课酬,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指导学生。
三、评价与成效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精神,强化学院农商特色办学理念,2023年开始学院先后组织班子成员和专业负责人深入长沙、株洲、湘潭、益阳、娄底等地考察调研乡村13个,组织座谈会10多次,发放问卷1200余份,在广泛了解学生、教师、乡村、企业等方面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撰写了《乡村CEO人才培养调研报告》,制定了《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乡村CEO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与湖南中惠农科技集团联合开展乡村CEO人才培养项目,在2023-2024年集中性安排约50余名学生深入基地开展乡村CEO暑期实践活动。
(一)取得的成效
1.广泛调研考察,建立乡村CEO人才培养实践基地
2023年学院领导带队先后考察了长沙市岳麓区莲花山村、曾家桥村、天心区滨江新村、大托街道黄合村、长沙县果园镇新明村、春华镇春华山村、株洲市芦淞区大京风景区等10多个农村,了解社会需求,寻找和开发实习基地资源,然后明确第一批乡村CEO人才培养项目入驻村镇,分别为长沙县春华镇春华山村基地、长沙县果园镇新明村基地、天心区胜和基地、宁乡市yes营地、株洲市芦淞区大京基地和平江县顾氏家庭农场;2024年学院领导带队考察了天心区东窑港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暮云新村长沙路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莲华村科盛果园、暮云街道高云经济合作社等6个基地。
表1 调研乡村情况
序号 |
时间 |
调研地点 |
调研人员(院领导、系主任、专任教师) |
1 |
2022.4.20 |
得谷乐辅管理有限公司 |
李阿利、莫鸣、易朝辉、李湘新 |
1 |
2022.5.18 |
新化县荣华乡龙湾村 |
莫鸣、易朝辉、盛晏 |
2 |
2022.5.25 |
浏阳市金刚镇石霜村 |
莫鸣、刘纯阳 |
3 |
2023.2.23 |
花垣县那光村 |
李阿利、潘斌 |
4 |
2023.3.9 |
益阳市资阳区农业科技园(紫薇村) |
李阿利、杨亦民、刘纯阳、莫鸣、易朝辉、盛晏、王红、孙艳华、胡梅梅 |
5 |
2023.4.11 |
岳麓区坪塘社区莲花山村、莲花镇曾佳桥村 |
李阿利、莫鸣、易朝辉 |
6 |
2023.4.14 |
天心区大托街道黄合村 |
莫鸣、易朝辉、盛晏、王容花、廖翼 |
7 |
2023.5.10 |
长沙县果园镇新明村和春华镇春华山村 |
李阿利、杨亦民、刘纯阳、莫鸣、易朝辉、盛晏、王红、廖翼、胡梅梅 |
8 |
2023.6.16 |
株洲市芦淞区大京风景区 |
莫鸣、易朝辉 |
9 |
2023.6.17 |
长沙县果园镇、春华镇 |
曾碧翼、喻潇 |
10 |
2023.6.19 |
浏阳市金刚镇石霜村 |
易朝辉、石巧君、邹亚 |
11 |
2024.4.10 |
常德市武陵区谢家铺镇港冲坪村 |
莫鸣、李文涛 |
12 |
2024.5.29 |
长沙市天心区东窑港、暮云新村、莲华村、暮云街道 |
莫华、莫鸣、易朝辉、盛晏、李湘新 |
13 |
2024.7.31 |
株洲市茶陵县顺丰农业有限公司 |
莫鸣、易朝辉、李湘新 |
14 |
2023.8.1 |
长沙市宁乡市、天心区 |
莫鸣、周宇飞、盛晏、向平安、李湘新 |
15 |
2024.8.15 |
长沙市天心区东窑港、湖南友邦智慧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杨亦民、莫华、莫鸣、唐文源、周宇飞、廖翼 |
2.实施校企联动,推动乡村CEO人才培养实践活动有效开展
为建立一批乡村CEO人才培养基地和选聘校外指导老师,学院积极对接乡村集体经济运营组织和涉农企业,商讨联合培养乡村CEO人才相关事宜,包括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共同选派指导老师等。此外,围绕学生实习期间的食宿问题开展交流座谈10余次。在学生暑期实习期间,学院领导先后10余次深入各实习基地全面了解食宿条件,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有一个良好的休息和生活环境。
表2 乡村CEO实践学生安排表
序号 |
基地名称 |
指导老师 |
人数 |
实践学生 |
1 |
长沙县春华镇新明村基地 |
刘利萍 |
5 |
龙威,朱旺,王珂,邱国栋,夏文睿 |
2 |
长沙县果园镇春华山村基地 |
石巧君 |
5 |
杨钰婷,史佳艳,黄兴宇,宋艳茹,阿尔祖古丽 |
3 |
长沙县星沙民生百城基地 |
喻潇 |
3 |
陈子灵,王芳,凌媛媛 |
4 |
天心区胜和基地 |
黄辉 |
3 |
郑懿峰,叶艺涵,易欣 |
5 |
岳麓区坪塘莲花山村基地 |
岳柳青 |
3 |
高敏邹阳洋刘翠林 |
6 |
宁乡市yes营地(岳麓区) |
田伟 |
6 |
陈丽莎,刘语欧,杨艳芝,韩玖洋,鲍明阳,胡宇豪 |
7 |
株洲芦淞区大京基地 |
易朝辉 |
5 |
符烨,张明辉,刘岱博,邓宇炫,黄滟淋 |
8 |
平江县顾氏家庭农场 |
易朝辉 |
4 |
童洪坤,龙银桃,吴政慧,彭洋洋 |
9 |
湖南德荣林业有限公司 |
盛晏 |
2 |
谭馨怡、虢锦薇 |
10 |
株洲市顺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易朝辉 |
3 |
杨茜、叶杨、刘璐 |
11 |
湖南友邦智慧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周宇飞 |
2 |
陈洁、黄子依 |
12 |
湖南东窑港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
向平安 廖翼 |
4 |
彭菁、周栗梅、陈子怡、蒋娇娇 |
13 |
湖南中景营地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曾碧翼 刘敏捷 |
6 |
贺奕华、唐璐、邓梦云、胡锦艳、汤心怡、李玉洁 |
14 |
洪本森林康养公司 |
莫鸣 |
2 |
梁天乐、郭润涛 |
3.强化建章立制,建立乡村CEO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学院制定《湖南农业大学乡村CEO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明确乡村CEO人才的培养目的、培养方式、培养能力体系、保障措施等内容。此外,修订《人才队伍建设办法》《教学、科研、管理业绩奖励办法》《本科生校外实习管理办法》《青年博士支持计划》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改革实施方案》,从制度上保障学院集中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从经费上保障CEO人才培养项目顺利推进,包括派车接送师生、提供实习指导服务费等。
(二)社会影响
湖南农业大学乡村CEO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以来,在校级、省级、国家级媒体上进行了广泛宣传,得到了合作企业和社会广泛认可。
1.国内首次举办乡村CEO人才培养研讨会
2024年9月7日,湖南农业大学与重庆对外经贸学院联合组织举办了中国乡村CEO人才培养研讨会,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这是国内首次以乡村CEO人才培养为主题的研讨会。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郑晓峰高度肯定了乡村CEO人才培养对于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副处长成智涛、长沙市天心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粟晓宇也充分肯定乡村CEO人才培养项目实施的现实意义;中国农业大学翟留栓教授、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副校长周明星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陈德良等专家学者对乡村CEO的内涵、培养体系、职业发展等方面展开了学术研讨;湖南省职业经理人协会会长孙朝阳、湖南中惠农科技集团董事长梁滋民等企业家从乡村运用视角展开实践探讨。
2.企业评价
实习期间,商学院学子以坚实的专业基石和卓越的实操技艺,热忱投身基地各项工作,展现了严谨的职业态度与强烈的责任心。在炽烈的田野间,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紧密交流,娴熟地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同时彰显了卓越的团队协作与沟通才能,圆满完成了调研任务,并提交了高质量的报告。此外,他们针对基地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洞见的建议,彰显了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的能力。期盼他们在未来的学术与职业道路上,继续保持这股奋进之姿,不断砥砺自我,为国家的“三农”政策与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更多青春活力。——湖南中惠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宣传报道
乡村CEO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以来,学院积极开展广泛宣传工作,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红网等一批权威报刊上发表经验总结文章,也在学校与学院网站上及时宣传报道。
序号 |
报道刊物 |
报道题目 |
报道时间 |
作者 |
1 |
光明日报 |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培养“乡村CEO”激活乡村发展新活力 |
2024.8.8 |
彭小珈、杨亦民 |
2 |
中国教育报 |
“三道融合”培养乡村CEO赋能乡村振兴 |
2024.6.28 |
李文涛、杨亦民 |
3 |
红网 |
中国乡村CEO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湖南农业大学举行 |
2024.9.10 |
黄金蓉 |
4 |
红网 |
湖南农大培养“乡村CEO” |
2023.7.15 |
李湘新 |
5 |
红网 |
肩膺农大新时代使命创新乡村CEO人才培养 |
2023.10.30 |
莫鸣 |
6 |
学校新闻网 |
商学院举办2023年乡村CEO人才培养项目总结大会 |
2023.10.27 |
李湘新 |
7 |
学校新闻网 |
商学院培养第一届乡村CEO青年人才赋能乡村振兴 |
2023.12.1 |
李湘新 |
8 |
学校教务处 |
商学院召开乡村CEO人才培养项目研讨会 |
2023.11.20 |
李湘新 |
4.教育教学改革成效
(1)1项优秀案例成果。在2024年5月四川农业大学举办的全国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第五届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交流会上,《培养乡村CEO人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荣获2024年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典型案例二等奖。来自全国38所高校进行评选,我校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2)2项高校思政研究课题。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乡村 CEO 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研究(23B06),2023年,主持人:李文涛;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构建“乡村CEO”实践育人模式 培育“知农爱农”新型商科人才,2024年,主持人:李文涛。
四、特色与经验
(一)特色与亮点
1.结合农商特色培养乡村CEO人才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特别是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结合农商特色办学理念,与湖南中惠农科技集团联合开展乡村CEO人才培养项目,在大学生中选拔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管理人才,能成长为乡村CEO。
2.开展有组织的集中性教学实习
经济管理类专业广受社会认同,每年招生数量较多,但单个企业招收实习的学生较少(3-5人),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我院每年招生超过800人,很难妥善安排所有学生参加集中性实习,因此学院采取了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对没有找到实习单位的学生,学院实施有组织的集中性教学实习安排。
3.依托企业或企业联盟开展集中性教学实习
目前,学院用于开展学生实习的经费非常少,人均不足200元。企业是营利性组织,能够承担学生开展实习的必要性支出,因此与企业或企业联盟合作开展实习活动,既能满足学生实习岗位需求也能弥补学院实习经费不足。
4实施“高校+企业+基地+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与企业建立紧密型产教联盟,学院与湖南中惠农科技集团紧密合作,围绕长株潭考察乡村20余个,建立乡村CEO人才培养基地6个,湖南中惠农科技集团选聘优秀经营团队进行乡村经济运营,学院派出学生进行集中性实习,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充实公司经营队伍,从而建立稳定且可持续性的实习基地。
(二)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1.创新培养乡村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农业院校模式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而乡村人才是发展乡村产业的主力军。农业院校积极发挥科技人才优势,适应乡村振兴需求,探索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乡村振兴服务模式,中国农业大学正在开展的乡村CEO培训就是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行动方案。但是其培养对象是农村已有的乡村从业人员,是培养“存量”,而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开展的乡村CEO人才培养,是在农业院校内部选拔在校大学生培养成为乡村CEO,是培养“增量”,在全国高校属于首创。
2.构建乡村CEO人才培养的发展目标、职业规划和课程体系
湖南农业大学乡村CEO人才培养项目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五个一”工程,即建立一批实践基地、锻炼一批双师型教师、建设一批实训课程、开发一批实践案例、培育一批新商科人才。职业规划的重点培养三项能力体系,即产业策划与规划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家庭农场经营、合作社经营、村级财务管理、经营策划、招商引资、运营管理、电子商务、品牌与市场营销、资本运营)和组织能力(沟通协调、团队建设与领导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课程体系包括思想教育、政策解读、产业发展、运营管理、乡村治理等17门,主要是利用周末以讲座或报告形式开展学习,主讲人是校内指导老师或校外指导老师或企业家等。
3.探索服务乡村经济发展的“商科为主、多学科联动”行动方案
脱贫攻坚时期和乡村振兴时期,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经济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形成了很多优良资产和农村主导产业,在对口扶贫队和乡村振兴队退出农村后,由于缺少乡村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致使这些资产经营难以持续。因此,通过培养乡村CEO人才,回到农村就业创业,帮助乡村做好产业策划与规划,开展乡村经济经营管理,这是农业大学商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也是差异化与特色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农村产业发展还需要农学、畜牧、水产、园艺、植保、加工等多学科人才的协助,因此,实施“商科为主、多学科联动”是助力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的最佳行动方案。
五、下一步改革举措
1.建立稳定的实践培养基地
第一期乡村CEO培养基地有7个都没有继续接纳实践大学生,而第二期新建实践基地6个,但容纳开展实践人数非常有限。此外,在学生实践期间,个别实践基地不能全面保障学生的生活与工作需要的要求,如学生住宿条件较差、每天只提供两餐食物、工作交通工具缺乏等。因此,学院将继续与天心区农业农村局合作,建立新的实践培养基地;此外,还要积极对接望城区农业农村局,拟在其5个乡村CEO实践片区建立新的实践培养基地。
2.保障人才培养实践经费
为了保障乡村CEO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学院在基地考察、学生实践、教师检查等活动中累计派车40余次,派车费用较大;此外,还需要支付学生实习期间的交通伙食补助、教师实习指导酬金等。根据《湖南农业大学本(专)科实践教学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湘农大〔2017〕46号)规定,一些开支项目无法从学校教学业务经费项目列支。因此,一方面要积极与实践培养基地合作对接,取得基地支持;另一方面,学院也将积极投入经费保障乡村CEO实践活动正常开展。
3.培养乡村产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在乡村CEO实践中,学生在实践基地只能从事一些日常事务性工作,对于个别基地要求学生开展乡村发展项目策划、短视频制作与宣传、新媒体运营等实务性工作,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还不能很好满足基地需求。因此,学院将按照乡村产业发展的技能要求,广泛征求修改意见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六、基地实践主要内容
1.长沙县果园镇新明村基地
参与实习学生名单:
2021级工商管理一班 朱 旺
2021级工商管理一班 黄兴宇
2021级工商管理二班 邱国栋
2021级工商管理二班 阿尔祖古丽·麦提图尔荪
2021级工商管理三班 史佳艳
图5 学习分拣技术 图6 组织策划研学活动
图7 方案策划 图8 基地出货现场管理
2.长沙县春华镇春华山村基地
参与实习学生名单:
2021级工商管理一班 龙 威
2021级工商管理一班 王 芳
2021级工商管理三班 杨钰婷
2021级工商管理三班 王 珂
图9 走入田间,观察玫瑰花生长种植过程 图10 向学院领导汇报基地学习生活情况
图11 了解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图12 与基地领导汇报项目进程
3.天心区胜和基地
参与实习学生名单:
2020级电子商务一班 钟文敏
2021级工商管理一班 叶艺涵
2021级工商管理一班 易 欣
2021级工商管理二班 夏文睿
图13 农事劳作 图14 参加新媒体运营培训
图15 布置会场 图16 学习灌溉
4.株洲芦淞区大京基地
参与实习学生名单:
2020级电子商务一班 熊 婷
2021级工商管理二班 韩玖洋
2021级工商管理三班 邓宇炫
2021级工商管理三班 刘岱博
2021级工商管理三班 张明辉
2021级工商管理三班 符 烨
2021级工商管理三班 黄滟淋
2022级工管大类二班 周可依
图17 运营两个微信公众号,浏览量超过2000 图18 学习了解基地运营情况
图19 拜访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图20 调研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5.宁乡市yes营地
参与实习学生名单:
2021级工商管理一班 鲍明阳
2021级工商管理一班 胡宇豪
2021级工商管理一班 郑懿峰
2021级工商管理一班 高 敏
2021级工商管理二班 陈丽莎
2021级工商管理二班 杨艳芝
2021级工商管理二班 邹阳洋
2021级工商管理三班 刘翠林
2021级工商管理三班 刘语欧
图21 基地工作全景 图22 组织策划活动开幕式
图23 实地调研商场运营情况 图24 参加招商引资活动
6.平江县顾氏家庭农场
参与实习学生名单:
2021级工商管理二班 童洪坤
2021级工商管理二班 龙银桃
2021级工商管理二班 彭洋洋
2021级工商管理二班 吴政慧
图25 学习将果肉和果核进行分离 图26 参加了解种植知识
图27 参观平江县中药材展览馆 图28 探讨学习中药材种植技术
7.长沙县星沙民生百城基地
参与实习学生名单:
2020级电子商务二班 吴清原
2021级工商管理一班 陈子灵
2021级工商管理二班 凌媛媛
图29 工作第一天与导师合影 图30 学习企业运营知识
8.湖南德荣林业有限公司
参与实习学生名单:
2021级工商管理三班 虢锦薇
2023级MPAcc二班 谭馨怡
图31 剪辑短视频 图32 选取辣木叶
图33 采收蜡木 图34 学习拍摄视频
9.株洲市顺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与实习学生名单:
2022级工商管理一班 刘 璐
2022级工商管理二班 杨 茜
2022级会计学三班 叶 杨
图35 带领地区各公司领导参观食品加工厂 图36 协助企业登记出库入库单
图37 投放饲料,学习养鹅知识 图38 参与企业采购竞标活动
10. 湖南友邦智慧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参与实习学生名单:
2021级电子商务一班 黄子依
2023级MPAcc二班 陈 洁
图39 维护企业网站 图40 参与企业销售过程,收获跨境电商实战经验
图41 学院领导看望并慰问实践人员 图42 招待并记录调研团考察
11. 湖南东窑港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参与实习学生名单:
2021级电子商务三班 周栗梅
2022级市场营销一班 陈子怡
2022级市场营销一班 蒋娇娇
2023级MPAcc三班 彭 菁
图43 工地实勘,了解杆迁进度 图44 日常行政和运营工作现场
图45 参加企业办公会 图46 了解施工调解情况
12. 湖南中景营地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参与实习学生名单:
2021级电子商务三班 贺奕华
2021级电子商务三班 李玉洁
2021级电子商务四班 唐 璐
2021级电子商务四班 邓梦云
202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 胡锦艳
202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 汤心怡
图47 每周的学习和工作交流会议 图48 宣发视频的剪辑与分发
图49 第一次现场直播 图50 大学生乡村CEO创客帮扶主题活动启幕
13. 洪本森林康养公司
参与实习学生名单:
2021级会计学ACCA四班 梁天乐
2021级会计学ACCA四班 郭润涛
图51 洽谈项目合作 图52 与学院领导汇报实践情况
图53 收集项目信息 图54 学习企业运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