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正式评估倒计时:

B7.2.2-2湖南农业大学就业育人典型案例推荐表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0 字体大小:

附件1

2024 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案例推荐表

案例名称

厚植三农情怀、聚焦培育服务,推动毕业生建功基层

申报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

单位类型

o省级部门o部属高等学校部省合建高等学校o其他

联系人

魏先杰

联系电话

13787310736

通信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农大路1

版权声明

本案例为原创作品,授权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在各类活动及媒体宣传(包括且不限于网络及新媒体)及新闻出版等领域使用本作品。

典型案例简介

湖南农业大学充分响应国家人才战略需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农村和西部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引导毕业生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厚植学农爱农情怀,深化扎根基层、为民服务理念,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人才支撑。近年来,学校超六成毕业生从事“三农”相关工作,赴基层、西部就业毕业生比例超过20%,2024年湖南省选调生招录湖南农业大学人数达到74人,居全省第二名。

一、“重导向”,强化基层就业价值教育,筑牢信念担当

学校扎实做好职业生涯教育课堂教学主渠道,并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新生入学重点教育课程,推进思创、专创融合、科创及就业创业工作融合建设,建立了专创融合虚拟教研室、省级一流课程和国家级金课。

近五年,举办基层参观实习活动230余场;邀请基层就业创业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128次;举办“县委书记开讲啦”活动12期,邀请湖南各县委书记来校为师生介绍基层的发展建设和人才需求情况。学校举办了丰富的职业生涯体验周、职业生涯测评,连续16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定期开展“职属于你”简历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多种形式的职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拓宽眼界、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实战突破,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基层就业的信心和能力。

二、“搭平台”,畅通基层就业信息渠道,促进双向选择

一是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学生详细做好国家、地方基层就业的方针、政策解读宣传,并对毕业生精细化摸底,对有意向赴基层就业的学生建立工作台账,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二是学校对接基层各行业人才需求,按照行业属性有针对性地举办专场双选会,承办了湖南省乡村振兴专场双选会等各类双选会,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有效对接;三是搭建“用人单位+毕业生+指导教师”的大数据平台,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类别的校园招聘服务,创新探索“智能匹配+精准订阅”推送就业职位模式、“校内导师+企业猎头”指导推荐优秀毕业生模式、“网络视频双选+线上签约”、用人单位“一对一服务”等就业服务新模式,通过该平台及时发布基层就业信息,加强就业信息高效利用,让基层与毕业生双向“奔赴”。

三、“抓服务”,聚焦基层就业培育创新,实现能力突破

一是面向毕业生开展涵盖简历制作、求职礼仪、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提升求职能力的课程和培训会,切实提升学生求职实战能力。同时,学校每年针对选调生、公考以及特岗等基层招考,举办免费的考前辅导班,开设线上线下讲座课程,提高基层就业考试面试通过率,近五年来学校通过考公、基层选调人数名列全省高校前茅;二是学校连续20年举办赴基层西部就业创业毕业生岗前培训班,邀请专家开展法务常识、公文写作、公务礼仪等专题辅导,实地参观基层产业园区,开展座谈交流等活动提高基层就业的岗位胜任力,共培训3000余名参加国家、地方基层就业项目的毕业生。三是每年举办赴基层就业、西部志愿服务毕业生出征仪式,增强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

四、“树典型”,发挥基层就业榜样力量,形成示范引领

学校定期邀请基层就业的优秀校友回校园参加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专场讲座等活动广泛宣传典型事迹,通过发挥基层就业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热情。近年来,学校教师徐锋和毕业生唐云云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还培养了一大批以走进中南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的村官代表彭万贵、“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获得者凌云、全国“十佳西部志愿者”肖沛军、“三湘追梦人”莫博程、陈鸿鸣等为代表的优秀典型。

大学生赴基层就业前景广阔,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不仅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还能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锻炼的舞台,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申报单位意见

同意申报

(公章)

2024913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公章)

202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