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民:当下MOOC发展的关键是建立考核认证体系
(来源:《在线学习》)
“过去,人类文明从石器时代走到青铜器时代,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把石头用完了。
今天,人们不用胶片相机了,改用数码相机,也不是因为柯达公司的胶片技术不够先进。
今后,学生不到教室上课了,并不是因为大学的排名不够靠前,院士学者不够多。
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贪婪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有转变观念,否则,只能是被淘汰。
由于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发明,总会带来人们高估技术对近一两年的影响,同时,又总会低估技术对今后十几年的影响”……2013年、2014年,李志民主任活跃于各大教育论坛,宣讲科技发展带来的教育变革,他的经典语录因此被教育从业者津津乐道。
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中,他较少再做类似的主题演讲。详细了解后记者发现,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反思MOOC这种教学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什么?是否又有颇具见地的新观点诞生? 请看《在线学习》首席记者潘超对李志民主任的专访。
MOOC 铅华洗尽后已走向理性发展
记者 :从2012年到现在,MOOC经历了一个从万众追捧到逐渐趋于常态的过程。您如何看待MOOC现在的发展?会像一些人预测的那样,很快又被其他新技术所取代吗?
李志民: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它自己的曲线图,要认清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人类文明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目前人类正在经历信息革命时代。农业革命解决的是温饱问题,工业革命解决的是提高物质生活的品质问题,信息革命将解决提高精神生活品质问题。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是提高物质生产和交换效率,信息革命是提高知识生产和交换效率。可以说,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只反映了人与动物区别的一个特征,人会使用工具;而信息革命主要体现了人与动物区别的另一个特征,人会思考。
当前,MOOC已经从实验阶段走向迭代阶段。全球范围内,MOOC课程与学生数量不断增长。2015年全年总注册人数超过了初始3年即2011年至2013年注册人数的总和。从学科类型上,MOOC也从少数科目发展到覆盖商业管理、科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教育与教学等多个学科。越来越多的大学把推出MOOC课程视为提高其社会声誉和品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包括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众多国际知名大学。与此同时,MOOC平台提供商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的发展主流,MOOC本身仍处在一个持续演进、快速变化的过程中。根据国际知名IT顾问公司Gartner分析,MOOC从市场炒作的高峰位已经逐步走向理性、平稳发展。从MOOC风暴走向理性发展,MOOC正逐步找到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并且在提高课程质量、规范资格认证、完善管理体系方面做出努力。未来,MOOC可能会在教育实践中延伸出更多的网络教学模式,如SPOC、MPOC等,课程内容也将更加丰富,对全球的教育发展更将产生革命性影响。
记者:具体到我国呢?
李志民:2012年国际MOOC风暴掀起之后,国内诸多高校纷纷跟进。2014年,MOOC稳步发展,课程数量比2013年翻了一倍,学习者数量达到1600-1800万,一个围绕着MOOC的成熟生态系统也逐渐形成。2015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提出了七大重点任务。2015年,中国大学MOOC发展已经从学习借鉴阶段进入到了建设实践阶段,呈现出以自主推进为主、合作共享等特点。
可见,MOOC在我国的发展受到了政府、高校以及众多企业的关注,但与国际上MOOC的发展情况相比,我国MOOC在课程质量、学习成果认证等方面的规范性仍有待提高。
在前几年还是一个概念的时候,大家都热炒它,现在,认可它的人都在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实践,所以热度不那么高了。 MOOC洗尽铅华之后,在当前MOOC所处的这个发展阶段,我们应该冷静地反思一下这种知识传播模式,以便更好地规划它今后的发展。
内外因叠加 MOOC发展中有哪些坑
记者:您反思的结果是什么?
李志民:整个借鉴阶段,的确暴露出MOOC在推动教育变革过程中存在的很多局限。一是缺乏有效的成果认证(课程认证、学分认证和证书认证)。基于网络教学的MOOC通常可以为学习者颁发课程证书或者身份认证的课程证书,但这些学习成果却并未得到权威机构和传统大学的认证,学分授予仍然面临较大困难。
此外,给予学分认证或证书认证的学习成果,其鉴定也存在诚信缺失、评估标准不同等问题。MOOC的诚信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参与各个考核环节的人与获取认证的人是否是同一个人;学员在参与考核的各个环节是否存在抄袭等作弊行为。评估标准方面,由于MOOC的大规模特性,学员数量众多,教师很难对每个学员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把控评估,因而评估标准难以统一。
二是高辍学率,在线学习效果不佳。MOOC在中国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在互联网应用高度普及且拥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大学及职业群体中,利用MOOC学习的人有限。中国的MOOC学习者热情不高。多数人或许出于好奇和新鲜感注册了账号,但仅仅是匆匆进行浏览后离开,即便开始课程学习,完成率也是非常低的。
三是MOOC课程与用户实际需求脱节。在线教育本身具有开源特性,面向全球学员,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无法对目标国家或地区人们的需求进行准确把握,也就没法及时进行教学资源调配。高校MOOC平台脱胎于高校,其课程大多是高校优质课程的衍生品,学术性较强,“实用性”显得稍弱。然而由于采取纯在线教学,课程难度又不易过高,避免将课程的学习门槛提的过高。既缺乏高学术性的研究型课程,亦缺乏和职业内容相切合的培训性课程,与用户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
此外,我国MOOC的发展主要靠高校教师或个别院系的经费支撑,尚没有清晰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盈利模式。MOOC课程的制作也面临对课程制作者的知识结构要求高、制作成本高等问题。
记者:MOOC自身存在的这些局限,尤其是高辍学率,是大家质疑MOOC焦点。
李志民:除此之外,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制度等也对MOOC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我国国民心态比较保守,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轻应用学科的发展。MOOC则更专注于应用学科,倾向于实践性,与我国现有的文化传统有冲突之处。其次,我国已经形成了初等、中等到高等包括普通教育和在职教育在内的学校体系,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用这种体制衡量个人受教育情况和知识水平,考评体系对国民的影响也根深蒂固。MOOC的发展必然引发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对现有的教育体系产生冲击,现有的教学大纲、学位管理、资源配置等都会受到影响。此外,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和社会认可也影响着MOOC的发展。
考核认证是关键 不同体系建立不同认证标准
记者:那么,如何突破这些因素的限制,让它在迭代阶段更好地发展?
李志民:目前,MOOC的生态体系包含政府、高校、企业、教师、学习者、课程六大核心要素,且可明确为校外和校内两种体系。在这个生态体系中,“课程质量”是核心,“学习者”自身是内在动力,“学习效果”是第一个结果,第一个结果又会带来“考核认证”(第二个结果),取得“考核认证”的目的是获取身份凭证,但最终目的是希望得到“社会认可”(见图)。
图 MOOC生态体系流程图
在这个流程图中,有几个关系是双向互相刺激和促进的。“社会认可”是外在动力,这个外在动力主要是企业接纳和高校学分认可。“学习者”自身内在动力固然重要,但当“社会认可”这一外在动力被启动后,最直接刺激的是“学习者”的内在动力,同时,“社会认可”反过来让“考核认证”变的有价值;当“考核认证”被认为有价值且认证难度加大时,也会让学习者意识到重要性,从而继续正向促进学习者提高“学习效果”,从而获取认证并最终引起社会认可。此时,整个MOOC的运转就会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
事实上,结合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考核认证”环节的把控是决定整个MOOC生态体系的良性运转的关键所在。在我国,学习者“应试”心理较强,社会对学习者的“身份”接纳重于能力接纳。可见,“考核认证”成为连接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的“纽带”,抓住这个“纽带”,会牵动整个生态体系的运转方向。
因此,现阶段,要解决MOOC发展中存在的课程质量不高、高辍学率、资质认证不规范等问题,亟需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建立权威性的考核认证体系。
记者:您也提到MOOC的生态体系是由校外和校内两种体系构成的,这两种体系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如何解决差异性的问题呢?
李志民:基于两种体系的差异性,MOOC的考核认证体系也要有所不同,我们建议校外推行资质证书认证,校内推行学分认证。
要在校外推行MOOC资质认证证书,首先要研究制定MOOC专业课程管理规定,择优选定若干高质量的MOOC课程。建议教育部根据MOOC现有的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研究制定详细、清晰、符合学习者需求的MOOC专业课程管理规定,规定将为高校开展MOOC的课程设置、实施人才培养、招生、授予资质等提供管理指导。高校开展MOOC教学工作,应符合MOOC专业课程管理规定,教育部根据规定对申请学校的专业设置能力、资格进行评估审批管理,保障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
其次,建设MOOC在线考试中心平台,实现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双管理。在线考试中心平台的建立,将有利于对目前各种课程、各种平台、各种证书鱼龙混杂的现状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评估,是推动MOOC学习认证资质被社会、企业认可的重要环节。MOOC在线考试中心平台需要实现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云平台、大数据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通过对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表现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分析,并即时产生各种类型的大量数据,真正做到过程评价。二是建立统一的学科考试题库,实现在线考试。考生需要持有身份证明文件,以确保其在考试过程中没有作弊。MOOC在线考试中心平台还可以与社会的各种用人机构进行对接,学习者就业或用人机构选拔人才时,可以利用MOOC在线考试中心平台的数据进行匹配和推荐。
再次,进行MOOC学习成果的权威认证,提高MOOC学习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对于已通过在线考试中心平台考核的学习者,教育部可统一发放由权威部门盖章的资质认证证书,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给予权威认定。
记者:对于在校内推行MOOC课程学分认证,您又有哪些具体的建议?
李志民:建议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开展MOOC教育试点工作的规定,择优选择一批高校作为MOOC教学试点,并对试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对试点产生的效益、成果应用等进行推广;教育主管部门可通过政策鼓励、财务支持等方法,推动高校优质课程及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并组织MOOC建设经验丰富的高校和专家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重点总结模式创新,促进MOOC模式创新工作的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应引导高校积极推动基于MOOC课程的学分互认、校间课程协作、选修课程等工作,使MOOC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验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