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建议

时间: 2022/11/01   作者:   点击:

一、厚植基础、坚定信心,力争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一是加强三全育人建设,强化育人效果。学院强调,“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领导班子成员、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关工委人员等各级各类人员在进行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过程中,自觉将育人作为价值追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在要求,克服现实中存在的“重教书轻育人”“重管理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等现象,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三全育人工作的开展推动了学院学风建设,创建了优良学风,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是夯实一流课程群,做强一流专业。学院非常注重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学院现有《植物生理学》、《植物生长物质》等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大学生环境保护实践》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抗逆基因的分离克隆与表达分析》;生物化学、植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学等5门省级一流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植物的魅力与奥秘》,占学院现开设课程门数的18%。目前学院3个专业,生物科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生物技术为国家特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生物工程为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三是引进与培养并举,充实师资队伍。学院加大引进力度,将“引才、育オ、用才、留オ”制度有机整合,着力引进从事水稻、油菜、生猪等基础研究的博士或师资博士后。同时注重内部培育,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另一方面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比赛,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成长。2021年1人获评校优秀教师,1人获评校优秀教育工作者;推荐1人参评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推荐1人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候选人;1人获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竞赛一等奖;1人获校“师魂映党旗”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二等奖;新增教育部青年骨干项目国内访问学者1人,新增博士生导师4人、师资博士后1人。

四是健全就业创业促进机制,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学院着力健全就业创业促进机制,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本科生初次就业率87.76%,研究生初次就业率97.37%,一次性英语四级通过率62.2/%,考研率36.98%;举办湖南农业大学第一届“趣味生化”小文青竟赛;获评校“求善”思想道德活动教育先进单位、“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先进单位;获校第二十一届体育运动节大学生广播操比赛三等奖;获校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并获优秀组织奖;获“建行杯”第七届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两项;获校2021年“博士团”暑期专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二、科学研判、精准识变,深刻认识当前学院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短板

近年来,学院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和责任牢牢扛在肩上,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重大要求、距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更高水平人才的迫切需求、距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要,都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找准矛盾、直面矛盾,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现实路径。

一是专业特色不够突出。目前,我们的生物工程专业以微生物发酵和生物制药产业为特色,生物技术以生物资源与种业创新为特色,生物科学专业以探索生命奥秘为特色,中外合作办学生物科学专业以生物与医药为特色。但当前生物学科不断发展、应用水平更迭加快、对专业人才要求日益严格。我们需要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对标“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标准、合理规划学科专业资源配置,打破学科与专业间资源配置壁垒,推进学科专业资源共建共享,凝练和打造生物类专业特色。

二是学生创新能力存在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余年取得了辉煌成就,高等教育也用实践证明:我们是可以培养出大师的。但是大师不是自动就会出现的,比如我们的学生现在还缺少主动质疑的精神,缺少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深刻破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这也是当前学院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个突出短板。

三是学生综合素质亟需提高。当今经济社会的竞争和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通过多方面的接触和了解,我们的学生在组织力、领导力、沟通力方面还普遍存在短板。比如,很多学生毕业后到基层工作,很能干又肯吃苦,但是在表达、沟通、写作等方面没能为自身的工作提升发挥更大作用,归根结底是综合素质还有差距。所以,我们要通过不断改革培养出一大批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

三、科学谋划、深化改革,持续推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只有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其中一条最成功的经验就是实施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实际上,学校开展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就是坚持把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的具体行动。这是继2008年和2016年两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后,时隔六年再次提出修订。根本原因是学校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无法适应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必须改革。

一是要明确改革思路。为了解决当前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三方面突出问题,应坚持以“通专平衡”作为根本思路。当通识教育在全国掀起热潮时,学院的教育实际上仍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忽视了学生对通识教的需求。我们要围绕专业技能培养人才,特别是在科技飞速进步和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下,我们必须做出调整和改变。要基于以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重大发展需求的考虑。这就是当前学校人才培养必须要在思想认识、发展路径、方案设计等方面形成共识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是要健全教学组织体系。教学组织体系如果不健全,就会导致改革成效大打折扣。目前,基层教研组织已初具雏形,但是距离显著提升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做实、做强,激活教学基层组织效能,健全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三是要大力推进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切忌“一刀切”。比如植物学,不同学科的学习需求不同,就不能实施全校统一的标准。所以大类课程体系必须采取分级分类设计,设置不同难度梯度,真正把握好本科教学改革的内涵和需求(科学技术学 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