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植物保护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路径的思考

时间: 2022/11/01   作者:   点击:

2019年教育部启动以“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为主的一系列新农科的建设事项与建设工作。“安吉共识”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新农科的“四个面向”新理念;“北大仓行动”从中观层面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新举措;“北京指南”将从微观层面实施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百校千项”新项目。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高等农林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发展,给“新农科”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植物保护专业的建设。

1.制定好新版人才培养方案

与兄弟院校、行业协会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要抓好耕读教育,把思政工作与耕读教育有机结合。增强课程设置前瞻性和适应性,增加智慧植保有关课程,培养多类型卓越农林人才。

以立德树人固根本,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要借助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推进植物保护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树立一流目标,打造一流品牌,贯彻一流理念。在教学上积极探索多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并努力实现跨校共享学分在线课,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让学生个性化得到充分展现。

要对专业建设再思考,从专业生存、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深入思考专业体系,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改善实践条件,适应社会需求

在新农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原有某些课程已经不适合现代发展需求,智慧植保,无人机、远程监测,激发学生的专业自信,促进涉农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和“智慧农业”背景下,为了使教学内容更紧密贴合时代发展,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精准植保、智慧植保”的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2021年植物保护学院特购置4台植保无人机用于本科教学。经过测算,4台植保无人机一年的运行费用大约79760元,学校下拨给学院的教学运行费用预算紧张,难以支撑植保无人机的费用支出。

为了适应现代植保的需求,展示植物保护新技术,植物保护学院计划在浏阳基地建立占地面积为100亩的现代农业绿色防控示范区,其中水田50亩,旱地50亩。建设占地面积为0.20亩的农作物病虫害远程监测和诊断系统。

3.积极开展专业认证

紧密对接国家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和“四新”建设规划,以“优化结构、强化优势、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为工作原则,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扎实推进“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要立足于专业认证标准,从一流的目标定位、一流的课程体系、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支撑条件、一流的质量保障五方面开展建设,培养具有创新创造、跨界整合、系统思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流学生。

4.培养献身农业现代化的高技术人才

1)增强主体意识,培养“一懂两爱”人才

当前国家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但是目前农村存在着一系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亟待引入一批“一懂两爱”的高素质农业人才。从学生主体入手,逐步建立学生对基层“三农”工作的热爱。可以通过教学改革、熟悉农村现状和了解国家扶持政策等角度入手,促进农科类专业毕业生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

2)优化通识课程内容,打造“三农”新形象

通识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与发展需求,融入农村农业相关内容,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开展涉农领域校友交流分享会,传达“三农”新要求、新政策与新发展,激发学生对基层农村工作的向往与自信;开展短期赴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先进的农业发展形势、管理方法以及先进技术的实际应用等,展现“三农”新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树立为“三农”事业献身的志向。

3)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不仅是个人对于职业的选择和判断,也是将个人目标、价值取向与心理预期相融合的综合体现。要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通过基层工作先进个人分享会、全国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引导学生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相契合,用科学发展的眼光衡量工作。建立专业自信、道路自信,帮助学生找到兴趣所在,确立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就业浪潮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光彩。

4)注重个性发展,推进人才分类培养

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不断拓宽,需求更加多元化,学校要根据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需求,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分类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菜单式”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专业学术类人才培养

注重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素养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充分发挥专业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在育人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通过实施科研导师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专业性更强的课程。同时通过各类科创计划为学生提供科研环境,让学生提前了解专业学科的前沿领域。植物保护专业考研录取率为50%,其中985、21130%左右。

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注重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的提升,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等。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通识课程教育师资力量和课程内容含金量,提供“菜单式”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加大创新创业扶植力度,植保无人机团队,开展社会服务。(植物保护学院 易图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