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精准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时间: 2022/11/01   作者:   点击: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结合会议参考议题的第8条,重点谈一谈如何精准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问题。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思考:

一是如何精准掌握教学院情

作为新任教学副院长,实事求是的开展工作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多次学习陈弘书记2021年12月9日发表在校园网上的《正确处理学校工作中的十个关系》受益匪浅,尤其是关于个人与平台、传统与创新、横向与纵向、优势与劣势、想事与干事、老同志与年轻人,等几对关系的处理,给我的工作带来很多启发。在院领导班子团结一心传帮带的氛围下,我的第一步工作是精准的掌握教学院情,分类分层的了解教学现状。将学院的65位专职思政课教师,根据年龄、来源、职称、学历进行分类分析。

以年龄为视角的纵向分析:对35岁以下、36-45岁、46-50岁、51-55岁、56-60岁等五个群体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我院36岁-45岁教师有28位,截止目前才仅有4位副教授,而24位老师面临职称的压力,同时大多是转岗教师,行政素质高,但教学经验不足,科研积累薄弱,同时参加教学比赛已经没有太多年龄优势,这个群体的发展困境最大,是学院发展未来五年需要重点托举的群体。35岁以下的年轻老师17人,多是硕士毕业,在硕士期间没有教学训练,面临从学生向思政青椒的角色转变不畅,学术语言向教学语言的转化不够,以及“博士学位”、“婚恋”、“薪金待遇”等多方面的现实问题,这个群体是学院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是需要重点培育的群体。46岁以上的教师,尤其是55岁以上的教师是教学科研经验丰富,职称高的群体,如何从制度上避免“躺平”效应,发挥他们的带动辐射作用,是学院的工作的重点。

以基层教学组织为单位横向分析:每个基层教学组织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本学期按照班子的整体部署,我每两周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随机推门听课,监控室看课、聊课等多种方式了解每个教研室的情况,精准掌握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征。通过本学期的有序教学调研,我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信心!我重点听了转岗教师和新进教师的课,他们的教学经验大多不满3年,尽管不少老师的教学水平还不太高,但是他们的教学态度是让人敬佩的,他们希望上好课的愿望是强烈的,我深信假以时日他们会成为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前段时间学校教学督导团听了我院刘遥阳、王晓燕、李晶淼、常丹等几位进行老师和转岗老师的课,洪斌处长反馈给我的是,他们都十分敬业,上的都挺不错,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现在学院全体任课教师已经达成一个共识,上好思政课是我们的马院的生命线,是我们作为思政课教师集体自尊的源泉,我们一定秉持“课比天大”的教学理念,深耕教学,久久为功。

二是如何精准把握师生需求

主动关心教师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帮助做好职业规划。教师群体也总体有科研优势型和教学优势型。对于科研优势型教师,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要在科研上给予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打造学院的学术之星,让他们走出学校,走向全省,乃至全国,并形成学院以学术骨干为核心的科研方向凝练,在几个重点方向上持续发力,接续培养,形成团队和集群效应。对于教学优势型教师,在保障基本科研任务完成的基础上,重点在教学上给予教学竞赛,课程建设等多方面的团队支持,通过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成长为教学之星,并申报教学名师工作室,形成传帮带的名师孵化室,使更多的思政课教师拥有教学幸福力和创新力。

有规划的进行学期分析。把握我们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成立课委会,让学生参与到思政课程的集成之中,加强在校生的课前课后调研,和毕业后的追踪调研,将“校友变成教材”。形成系统的学生追踪调研资料库,作为从事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基础支撑。

三是如何精准实施提升举措

1.制作了第一套2022年马院教学科研台账,让教师发展,有规划,有步骤。

2.成立磨课小组以赛促教。

为今年准备参加第四届省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的7位老师成立7个三人磨课小组,团队攻关,以点带面。

3.开门办教研以实践创新推动理念创新

我院现已出台创新性教研活动专项经费及活动计划。每人每年600元,开展换时空、换频道教研活动。已经成功在岳麓山、田汉文化园举行两期知行思享会,以教研实践的创新,推动教育理念的革新。

3.实施院内结对、院际联动、校际联合

院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提出,一是进行院内结对全学期课程传帮带,本学期第15周会正在教务处的协助下,分课程,实行上课好、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进教师和转岗教师,错周排课,整个学期跟课的计划,实现从上好一节课,到上好一门课的整体性提升。二是加强院际联动,以课程为单位,以思政课具体内容为切入点,深入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授的双师教案,对于我院思政本科专业课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想聘请教育 学院资深教师帮扶我院青年教师。上周已经与王慧院长沟通过一次。三是开拓校际联合。研究生思政金课已经与清华大学开展合作,计划每一门思政课程都有名校合作,并聘请名师做长期课程建设的指导。

4.带领教师看见基层,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融入我校大思政课建设之中。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很真情,这两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我体会最深的是习总书记对新时代教师的殷殷嘱托,他明确指出"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跳出"思政课”,才能把握好,创新好"思政课”;要把握历史大势,拥有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自信;要勇担复兴大任,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 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和教学已任,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做新时代"大写”的人民教师,一生追求“大先生"的境界。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日日行,则不怕千万里;常常做,则不怕千万事”,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马院全体教师一定深耕教学,行而不缀!(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