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2020年重点工作计划

时间: 2020/04/20   作者:   点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事业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着力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努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竭力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全力抓好评建整改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专业基础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认真编制 2021-2025 年本科教育与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围绕“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 ,以国家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重点,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启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全面分析并研究专业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晰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以本科专业质量标准及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科学设计通识课程体系、学科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梳理课程设置与安排,优化课程体系与内容。 立项14项新农科研究与实践校级重点项目,争取立项40项左右省级教研教改项目,立项4个国家级教研教改项目。建立校级重点项目与省级教改项目的联合研究机制,每项校级教改重点项目建设期必须申报4项省级以上教改研究项目。

二、强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按照专业评估认证要求,立足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专业综合改革为突破,以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为重点,突出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全面推进18个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建设。科学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与建设期建设任务,每个双万专业建设期必须承担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以上,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以上,专业实验课程全部实现操作考核。确保建设期满国家一流建设点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通过省级专业认证。今年争取新增8-1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带动整体专业建设质量的提升。

三、着力加强双万课程建设

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全面梳理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内容,推进课程内容优化与整合,启动学科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质量标准建设。继续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建设一批校级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社会实践“金课”,严格落实课堂教学管理办法,持续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课程教学质量。力争新认定省级“金课”8-12门,国家级“金课”2-3门。落实教育部发布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统筹抓好课程、课堂、教材和课程思政工作,选树5-1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遴选一批省部级和国家级精品教材,推动教材研究。探索建立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联动,推进双万专业金课建设,力争每个双万专业建设期内认定省级金课3门以上,其中一门为大国三农通识课程,出版省部级规划教材或新形态教材2本以上。

四、努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全面启动并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建设,示范并推广一批小班

化教学、启发式教学的典型经验,大力培训教师掌握“互联网+”“智能+”教育模式,促进教学方式创新和教学手段更新。强化教学团队建设与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使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落到实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育人素养落到实处。以竞赛为展示平台,组织开展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参加湖南省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和信息化教学竞赛。鼓励教师改革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实施全过程学业评价,非标准答案考试等。争取立项建设 5-8 个省级本科教学团队,3-5人获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每个双万专业建设期内必须获省级教学团队1个以上,获省级教学能力竞赛二等奖一项以上,考核方式改革课程5门以上。

五、竭力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紧密结合学科专业能力培养和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加强实践教学创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统筹校内外教学基地规划与建设,搭建集教学、科研、实践、孵化等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大力推动浏阳教学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牵头完成1200余㎡的农业配套用房建设和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工作,力争启动教学基地主体工程建设。加大学科竞赛的支持力度,建立覆盖所有专业的学科竞赛体系;强化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责任和过程管理,推进实践教学环节落地生根。形成学研产融合优秀案例18-20个,建设省级以上合作实验室或中心或平台或育人项目6-8个,获国家级学科竞赛二等奖以上8-10项。每个双万专业建设期内必须总结形成学研产融合优秀案例5个以上,建设省级以上合作实验室或中心或平台或育人项目1个以上,获国家级学科竞赛二等奖二项以上。

六、全力抓好评建整改工作

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梳理审核评估整改问题,制定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方案,建立整改问题台账,强化评建整改工作责任,确保整改落实到位,执行到位,效果到位。健全校院两级质量保障机制,强化本科教育主体责任,强化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制和主讲教师质量责任意识,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构建教师教学、学生学业、质量检测“三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督导评估机制,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发挥督导的督促、指导作用。编制《2019-2020 学年度湖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湖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报告》《湖南农业大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报告》。

不断优化生源结构和质量

2021年湖南省招生考试改革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使专业结构更趋科学与完善。进一步推进按大类招生规模,合理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促进生源结构更趋合理。加大推进网站、微信、微博、抖音、机器人问答系统等线上宣传工作力度,确保生源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