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建设背景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路径的探讨(二)

时间: 2022/11/01   作者:   点击:

“四新”和“双万计划”建设的明确提出和加速推进,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强化内涵建设提供了新理念和新引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2012年招生以来,从符合学生发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出发,构建与学校定位、专业特色相匹配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效果卓著,2020年电子信息专业被确立为湖南省一流本科建设点。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招生近10年来,不断深化专业综合改革:

(一)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加强课程、教材以及教学团队建设,构建支撑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建立了相关课程群,教学基层组织与教师团队建设取得成效。由于专业宽口径厚基础,实践性很强,专业老师教学任务比较重,对于操作性很强的实践课程,是否可以考虑配备双线等形式,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省一流本科建设点面临中期检查和验收的要求,学校能够给予一流本科建设点专业更多的政策倾斜。

(二)实践教学改革,“大创项目为引导,校企合作为依托”的培养模式实施,促进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自招生以来,一直非常注重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构建“模块化+个性化”的创新教学体系,通过校企联合师资培训,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背景,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展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目前看来,教师的校企联合师资培训,如果能有相关政策支持可能有更好的效果。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较快,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校企协作是非常好的方式,在聘请企业导师、校企双向交流推出更加灵活的政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目前正在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的准备工作,学校能否从课程建设、考试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相关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申请工作,例如所需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以及相关激励政策等等。

(三)建立有效的人才评价以及反馈体系实现教育教学的持续改进

通过对课程目标、毕业条件、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三级实现评价-反馈-改进循环。例如通过对毕业生采用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分析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情况,用于培养目标和培养措施的改进。近三届毕业生中,36名学生成功读研深造,其中不乏复旦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知名院校,学生就业率高,平均签约月薪待遇优越,部分进入企业核心技术研发团队,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整体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在“四新”背景下,以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契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将进一步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激活专业发展潜力,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培养具有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的一流电子信息专业人才。(信息与智能科学技术学院 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