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扎实推进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文氛围建设
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其目的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我们必须坚定通识教育对于大学生培养的重要作用,坚定通识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通识课程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突出通识性、系统性、导向性和科学性。国内外通识课程通常以人文通识课程为主,约占比75%。我校的通识课程应该要有农大的特色,聚焦塑造学生强农爱农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审思明辨的思维能力,搭建学生文理兼备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美育鉴赏的能力,打造一批通专相融、通特相融的“大国三农”通识教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经典阅读和文化审美能力,建设数门经典和特色课程,如《国学之美》,《中国农耕文明史》,《中华农耕文化》等通过中国文化经典的阅读,让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智慧传统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对文化传承有生动的体会和主动的担当,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学生从传统文化中获得一种文化自觉,也使学生具备一种文化传承者的使命感;通过建设农大特色通识课程,深入了解中国农耕文明,农业发展历程和农业创新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知农,爱农,为农”的素养。同时需加强我校通识教育第二课堂的建设,特别是人文氛围的营造和建设,助推通识教育建设和发展上到更高的台阶。
建议:(1)开设国学类和农耕文明类的核心或特色通识课程。(2)充分发挥耕读书会的功能,开展每月一次学生阅读分享会,鼓励学生阅读,激励学生分享。(3)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校园更接地气,让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的心里。(4)鼓励课程教学与讲座活动两翼并举,邀请受学生欢迎的专家和学者来校讲座交流,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内外讲座相结合的模式,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人文氛围浓起来。(5)鼓励开展接地气的有效的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人文与外语学院 莫华 范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