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为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时间: 2022/11/01   作者:   点击: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的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充分说明了一名优秀的、高素质的好教师对学生成长、对学校发展,对民族未来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习总书记提出了好老师所具备的标准,就是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如何打造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是水利与土木学院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的工作。结合学院情况,就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教师规模快速成长,确保师资质量迅速提升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是新成立的学院,学院教师队伍基础薄弱,教师规模偏小,师生比大,考虑未来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需求,加上几年内4-5名教师退休等实际情况。根据学院十四五规划,未来5年内,通过招聘、调入和引进等方式,每年至少入职4-5名教师,才能把师生比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从而降低人均教学任务量,提升专业学科办学质量,增强专业建设能力。进入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下行,就业压力剧增,高校教师职业因其收入稳定、工作环境友好和时间相对自由等优势,已逐步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这为学院人才招聘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提供了想象空间。学院必须充分利用人才引进窗口期,结合学院专业学科发展需求,争取学校人事部门的支持,以最低成本和最小代价,在综合考虑年龄梯队、学缘结构、学科背景、学术团队影响以及国际视野等多项因素基础上,招聘一大批优秀人才,充实专任教师队伍。学院教师队伍快速扩充,势必加大了教师队伍培养压力,坚持教育引导和自我修养相结合,认真培养和锻炼,确保水利与土木学院师资队伍从规模和质量上实现快速飞跃。

2.盘活学院现有人力资源,激励教师快速成长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50人,专任教师37人,博士学位占了40%,大多数来自国内外知名学府,部分专任教师具备较好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规模不小、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学院为青年教师提供各种培训方式,搭建各类实践平台,创造各种锻炼机会,通过“管、培”等方式,“老、中、青”相结合,“传、帮、带”互支持,制定激励措施,激发全体教职工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热情。在职称晋升、绩效待遇等方面,学校人事部门也要为学院青年教师创造更多发展机会。

3.教学科研并重,立足长远发展

高校教师要把教学科研并重对待,不要把教学和科研对立起来,完全没有科研做基础的教学只可能是平庸的教学,大学老师可以也必须兼顾教学与科研。水土学院是教学型学院,如此归类,不是因为我们只能从事教学,而是我们目前师资队伍、教学任务和条件所决定的。我们变得不平庸,变得强大起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我们必须加强教学和科研并重,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以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建设为切入点,凝聚学科方向,打造研究团队,让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相互支撑;教学上,逐步提升教学质量,科研上,集中优势方向,形成拳头力量,支撑省内农业水利行业需求。让科研反哺教学,使得教学更生动、有趣,使教师队伍始终处于科学技术和学术文化发展的前沿,保证教学内容与质量的不断更新与提高;让教学促进科研,吸收学生参加研究工作,为学校科研增添活力,加强力量,获取更多更好的成果;使学校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提出的需求。

4.适度分流,防治“躺平”

俗话说得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单位要始终保持持续发展势头,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和职业热情要保持持续活力,既要有内生动力,也要有外部激励,更要有淘汰机制。目前作为带编制的、 “旱涝保收”的高校事业单位,往往在管理层面比较侧重外部激励机制,营造内生动力形成, 然而淘汰分流机制并不健全。个别人员,一旦入职高校,不思进取,不求进步,自认为过得去,混得差不多,考核机制“宽、松、软”,教学能力不足,教学质量无法提升。“躺平”教师规模一旦扩大,学院事业发展势必受到影响。因此,学校和学院有必要制定相应考核办法和制度,及时把不适合担任教学岗位的人员及时分流出去。构建荣誉制度(对待热爱教育事业的人)、绩效奖励制度(对待需激励驱动的人)和分流淘汰机制(对待“躺平”的人)相互补充的管理制度体系,进行分类管理。

总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谋划、不断探索、各方有力。(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辉)